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要求各部门要严控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差旅费等经费开支,大力压减非必要支出,确保完成压减一般性支出目标任务;同时严控房屋修缮,坚持“非危不修”原则,对各部门办公业务用房大中型维修改造项目一律暂缓批复。二是坚持精打细算,严把支出关口。一方面,要求各部门要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杜绝超越财力安排支出,严格资金拨付、分配、使用等环节审核,优先保障“六稳”“六保”重点任务;另一方面,要求各部门要严格追加预算支出,加大现有资金统筹调剂力度,严禁在中央和省、市、县委及政府规定外新出台提标扩围支出政策;同时,强调要严防基层运行风险,确保基本民生、基层运转不出问题。
三是坚持讲求绩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方面,要求各部门要优化财政资金统筹配置,重点推进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统筹使用,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优先用于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另一方面,要加快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拨付使用,积极争取中央后续专项债券额度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杠杆作用,形成财政资金投入的乘数效应;同时,加快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根据《松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坚持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加强支出管理的通知》,目前我县对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差旅费和房屋修缮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严控因公出国(境)经费。要求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因公出国(境)指标与经费“双控”制度。严格出国(境)审批,原则上暂停审批出国(境)活动,确保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比上年压减50%以上。
二是严控公务接待。要求严控公务接待数量、规模,原则上不开展异地间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县直单位下乡期间,原则不在乡镇用餐,确保公务接待支出比上年压减60%以上。
三是严控会议培训。要求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可办可不办的培训坚决不办,提倡开展线上会议培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确保会议培训相关支出比上年压减60%以上。
四是严控差旅费。要求原则上不组织跨省学习交流、考察调研。当天派车前往同一地区的不同单位,由公车平台负责协调进行合理拼车;需要住宿的,科级以下干部开双人间合住,确保差旅费支出比上年压减50%以上。
五是严控房屋修缮。坚持“非危不修”,原则上一律暂停各单位办公用房修缮项目。为了更好地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县从严把支出关口和提高使用效益两个方面出台举措,切实履行财政职能。
一方面,坚持精打细算,严把支出关口。具体来说,从以下三个方面严格进行控制。
一是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要求各部门要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根据财政收入严控支出规模,杜绝超越财力安排支出。同时要求对通过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安排的支出项目,一律要严格按照收入完成进度序时安排支出。
二是严把各个支出关口。要求各部门要优先保障“六稳”“六保”重点任务,支持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等,其余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一律暂缓安排。要严格各个环节审核把关,其中:财政部门在资金拨付审核环节要建立大额资金拨付审批机制,合理有序安排支出;各业务主管部门在专项资金分配审核环节要注重轻重缓急,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使用审核环节要确保资金规范使用。从多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严把支出关口,切实保障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严格追加预算支出。要求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预算,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除县委县政府既定事项外,严格追加预算支出。严禁在中央和县委县政府规定外新出台提标扩围支出政策。除基本民生支出外,现行标准和范围超出国定和省定的,财政必须及时予以调整,该降低的要果断降低。对县委县政府新出台的政策涉及新增资金安排的,原则上由县直有关部门通过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统筹调剂解决,不予追加。另一方面,坚持讲求绩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来说,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要求。
一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继续推动专项资金整合,加强预算执行分析,按照能省则省的原则,将执行中可不再安排的支出节省下来。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统筹力度,重点推进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统筹使用,大力压减、取消小散专项资金,积极推动零基预算改革,促进财政资金集约使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管好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健全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要求将限额内举借债务经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并按程序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纳入预算。建立健全专项债券项目库,加强项目储备与审核,严格将专项债券资金用于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和民生补短板项目。建立债券资金支出进度通报和考核机制,督促各地加快债券使用进度,确保债券资金早使用、早见效。
三是提高政府投资基金使用效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更多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杠杆作用,形成财政资金投入的乘数效应。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基金设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基金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确保资金投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落实我县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健康发展有关措施,研究推进县级政府投资基金整合与适度集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推动资金到位和投放。为了确保各项政策早落地早见效,切实将政府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效益,我县重点加强绩效评价及其结果运用,多方面采取措施对财政资金监管。
一方面,加快推进绩效评价工作。严格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约束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相结合,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改变“基数+增长”的传统预算编制方式,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支出机制。建立绩效自评抽查工作机制,对县级预算部门(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自评进行抽查,有效督促县直部门努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另一方面,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对预算执行中项目进度缓慢、执行效果不好或当年无法实施的项目,按程序给予核减预算,或收回统筹用于“六稳”“六保”等重点任务支出,切实发挥好绩效评价结果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指导作用。